11月23日,在交通学科领域享有盛誉的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来我校开展学术讲座,就本质交通学科专业及其新质发展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交流会由副校长张树林主持,副校长蔡文芬、操晓峰参加讲座,相关学院师生代表热情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杨晓光教授,系我国交通系统工程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领域先驱之一,主攻交通系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项,是我国重大攻关成果、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城市交通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10余项。其所在研究所取得的30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与创新性应用成果,被国内外广泛地引用和采用,其理论意义和社会效益显著。
杨晓光以“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为切入点,深刻阐释了“本质交通”的核心理念;围绕交通学科与专业发展沿革,深入探讨了基于“本质交通”“新工科”与“新质生产力”理念的交通学科专业内涵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详细解析了国内外交通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并提出了本质交通学科的再认识及新质发展的方向。杨晓光的报告内容充实、视野开阔,为我校交通学科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交流会上,我校师生与杨杨晓光教授积极互动,探讨了“交通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交通学科专业建设途径有哪些、面向交通与新质生产力融合背景下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如何拓展学习知识范围”等具有原生态、创新性的问题,杨晓光从我校实际出发,围绕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等方面给予了问题解决思路。
杨晓光教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为我校交通学科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安徽省乃至长三角区域的交通学科专业进步与创新。(撰稿、摄影: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 编辑:柯嫦女)